企業財務數據的真實面貌

數字會說話,但你得知道怎麼聽。我們在這裡分享的不是教科書理論,而是從2018年到2025年間,陪伴超過240家台灣中小企業走過的實際經驗。有些東西課本不會教,但帳本會告訴你。

我們怎麼看財務報表

說實話,剛開始做企業諮詢的時候,我也覺得財務分析就是套公式算比率。直到遇見一個桃園做傳統製造的老闆,他拿著漂亮的損益表問我:「為什麼帳上有賺錢,戶頭卻空空?」那時候我才明白,真正的財務健檢不能只看表面數字。

現金流才是生存關鍵

2024年第三季,我們追蹤的企業中有32%出現現金週轉壓力。問題不是不賺錢,而是收款慢、存貨壓太多。所以我們現在先看現金,再看獲利。

產業比較要看對象

餐飲業毛利率55%可能正常,但製造業只有18%也不代表虧。我們建立了台灣本地的產業基準資料庫,讓你知道自己在同行中的真實位置。

季節波動要預先準備

很多老闆沒注意到自己生意有淡旺季。我們會用三年數據抓出規律,幫你在旺季存錢,淡季不慌。這聽起來很基本,但2025年初就有5家客戶因為這個躲過資金缺口。

企業財務分析工作現場實景

從看不懂到看得透的過程

我們設計的不是速成課程。這是一個大概需要8到10個月的漸進過程,讓你從「報表都看不懂」慢慢進步到「能自己抓出問題」。2025年9月會有新一期,如果你想認真學,可以考慮。

01
基礎階段

財務三表的基本邏輯

損益表、資產負債表、現金流量表到底在說什麼?我們用實際案例教,不背公式,而是讓你理解每一行數字背後的商業意義。這階段大概需要6週,每週2小時。

報表結構解讀 基本財務術語 數字關聯性
02
分析階段

比率分析與實際應用

流動比率、速動比率、ROE這些東西不是拿來背的。我們會給你真實的台灣企業案例(當然是匿名的),讓你練習判斷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。做錯沒關係,我們會討論為什麼。

財務比率計算 產業標準比對 風險辨識能力
03
實戰階段

完整財務健檢演練

這階段你會拿到一整套真實企業的財務資料(三年份),需要寫出完整的分析報告。我們會像真實顧問專案那樣給回饋。不少學員說這階段最累,但也最有收穫。

完整報告撰寫 改善建議提出 簡報呈現技巧

三個常被忽略的財務細節

應收帳款天數

如果你的應收帳款平均收款天數從45天變成75天,就算營收成長30%,現金流也可能出問題。2024年有個客戶就是這樣,業績看起來很好,結果差點發不出薪水。

存貨週轉率下降

存貨堆越多,佔用的資金越多。我們有個做電子零件的客戶,存貨週轉率從一年8次掉到5次,後來發現是業務為了衝業績,接了很多客製化訂單,結果一堆材料用不完。

固定成本佔比

房租、人事、設備折舊這些固定成本佔營收比例太高,生意一掉就很危險。疫情期間活下來的企業,固定成本比例普遍控制在50%以下。這不是絕對標準,但是個參考。

跟實務工作者學習

郭惠琳財務講師肖像

郭惠琳

中小企業財務顧問

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待了七年後,我發現真正需要幫助的是那些看不懂報表的中小企業老闆。現在專門幫傳統產業做財務體質改善,用他們聽得懂的方式解釋數字。

謝佩君資深會計師肖像

謝佩君

資深會計師

做了十三年查帳工作,看過太多企業因為不懂財務管理而出問題。我現在教的都是實際遇過的案例,不是課本上的標準答案。每個產業的財務邏輯都不太一樣,這需要經驗。

施婉真財務管理專家肖像

施婉真

財務管理專家

以前在上市公司當財務長,2022年開始協助新創公司建立財務制度。很多創業者專注在產品和行銷,卻忽略財務規劃。我的工作就是在他們還有轉圜餘地時,幫忙把財務基礎打好。

財務報表分析實際操作畫面

真實案例的學習價值

我們的教學素材都來自實際接案經驗。當然會去識別化處理,但數字和問題都是真的。因為只有真實案例才能讓你看到,財務報表背後其實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商業決策。